CBAM(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即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也被通俗地称为“碳关税”。这是欧盟为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推出的一项环境政策工具。
目标:
防止碳泄漏,确保高碳排放产业不因欧盟内部的碳价格而外移至环保标准较低的国家。
促进全球减排,鼓励非欧盟国家提高其碳排放标准,推动全球产业向低碳转型。
支持欧盟气候政策的有效性,维护欧盟内部减碳政策的完整性。
实施时间:CBAM于2023年10月1日进入过渡期,2026年1月1日正式实施。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首批对以下行业的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
钢铁行业:包括各种钢铁制品,如板材、管材、型材等。
铝行业:涵盖原铝及各类铝合金产品。
水泥行业:普通硅酸盐水泥、特种水泥等都在范围内。
化肥行业:例如氮肥、磷肥、钾肥及复合肥等。
电力行业:涉及从非欧盟国家进口的电力。
氢能行业:包括灰氢、蓝氢等通过化石燃料制取的氢气。
根据法案,欧盟委员会会在过渡期结束之前就产品适用范围进行衡量评估,并可能进行相应的修改和调整,未来可能会有更多行业被纳入该机制。
计入碳关税范畴的碳排放量包括两部分,生产产品所直接产生的碳排放量,以及部分产品间接产生的碳排放量(如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外购电力产生的碳排放)。CBAM法案附件一:列示了需要同时考虑直接排放与间接排放的产品;CBAM法案附件二:列示了暂时只需要考虑直接排放部分的产品(钢铁、铝和氢)。在过渡期内,所有产品都要报告直接排放量和间接排放量。CBAM要求申报的产品的碳排放量,仅限于相关行业的生产加工过程(即企业的实际排放,只不过这些排放被分摊到产品身上),是“组织碳”而不是“产品碳”,不涉及上下游,也并非“全生命周期碳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