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气候风险已成为国际共识。当前全球已有超过120个国家将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作为长期目标,我国于2020年提出“3060双碳”战略目标。在实现“双碳”目标进程中,我国面临碳排放强度高、脱碳时间短、技术起步晚等诸多挑战,亟需强化全过程碳减排理念,攻克技术难题,明确并持续完善重点行业减碳技术路径,加快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CCUS)的研发、应用和推广,并逐步加强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推动“双碳”目标如期实现。
在全球范围内,人类活动排放的主要温室气体有:
二氧化碳(CO 2):化石燃料的使用是CO 2的主要来源。CO 2也可能因人类对林业和其他土地利用的直接影响而排放,例如通过砍伐森林、为农业开垦土地和土壤退化。同样,土地也可以通过重新造林、改良土壤和其他活动从大气中去除CO 2。
甲烷(CH 4):农业活动、废物管理、能源使用和生物质燃烧都会导致CH 4排放。
一氧化二氮(N 2 O):农业活动,例如化肥的使用,是N 2 O排放的主要来源。化石燃料燃烧也会产生N 2 O。
氟化气体(F气体):工业过程、制冷和各种消费品的使用会导致F气体的排放,其中包括氢氟碳化物(HFC)、全氟化碳(PFC)和六氟化硫(SF 6)。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了关于温室气体的排放标准ISO14064。作为一个温室气体的量化、报告与验证的实用工具,ISO 14064应用于企业量化、报告和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消除。
由于增强了企业温室气体GHG排放数据的一致性和公开性,提高了可信度和透明度,企业和组织可以更加有效地管理与其温室气体资产或负债相关的风险。
如今,ISO14064标准早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基础标准,成为许多机构和品牌产业供应链对供应商的风险评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