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也叫碳补偿,是现代人为减缓全球变暖所作的努力之一。利用这种环保方式,个人、企业或者组织计算日常活动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并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以消除个人、企业或者组织的碳足迹。
如何实现碳中和成为当前相关领域所面临的挑战。马里兰大学针对2060年中国碳中和目标提出了五项净零碳排放策略:可持续能源消费、电力部门脱碳、终端用能部门电气化、非电力低碳燃料转换以及负排放。此外,麦肯锡也针对实现城市的碳排放目标提出了五大优先事项:零碳电网、提高建筑物能源使用效率、鼓励新一代出行方式、做好消费者需求管理以及加大低碳技术投资力度。
此外,对于各行业的碳中和的具体实现路径,目前虽然已有一定的研究探讨,却并没有对于具体的技术、方法等所带来不同的减碳效果进行基准研究。因而对于各地区、各行业选择哪种方法实现碳中和带来了困惑与挑战。
从社会和公众的角度来看,二氧化碳排放的多少看不见、摸不着。政府和相关单位为了实现碳中和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和投入,可能未必会对社会公众造成有效指引。
建议通过开展碳中和认证的工作,对区域和组织的碳中和进行第三方认证,从而规范碳中和工作的开展,并对各级部门在碳中和工作上取得的进展加以鼓励,同时加强社会各界和公众对于碳中和的理解,加速实现碳中和的总体目标。
碳中和认证的具体工作可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1)定义不同行业的碳中和实现路径,并对具体路径的减碳量进行基准测算;
(2)定义不同区域的碳中和实现路径,并对具体路径的减碳量进行基准测算;
(3)规范碳中和测算的数据、边界等具体问题,避免出现各行业各地区“各说个话”的情况;
(4)研究碳中和认证的机制,例如审核认证机构资质、明确碳中和认证的复审期限等;
(5)开展第三方认证机构的碳中和认证资质审核,确保碳中和认证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开展碳中和认证可以加快落实我国碳中和的总体目标,并协调统一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对于碳中和的规划与诉求。不仅如此,开展碳中和认知还可以提高公众对于碳中和的认知与理解,进而确保碳中和工作可以有序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