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碳足迹可以按照其应用层面(分析尺度)分成“国家碳足迹”“城市碳足迹”“组织碳足迹”“企业碳足迹”“家庭碳足迹”“产品碳足迹”以及“个人碳足迹”。
“碳足迹”的概念源自于“生态足迹”,主要以二氧化碳排放当量,表示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相较于单一的二氧化碳排放,碳足迹是以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评估研究对象在其生命周期中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测算、产品碳标签的应用以及相关标准的制定被认为是实现气候变化应对的一项重要举措。
在国内,很多地方开始实践,比如2021年深圳市政府印发《深圳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要求:探索建立产品碳标签制度,研究制定产品碳足迹评价标准体系。
在国际上,随着国际对环境的重视,世界各国都在探寻低碳的发展模式,因此在制定减排相关的政策时,也会采取一些贸易限制措施来实现本国的减碳目标。一些发达经济体以环保为名义,设置了贸易壁垒,涵盖了为实现减排温室气体而影响贸易的各种措施、规章和标准,包括碳关税、碳标签、碳减排证明等形式。这种贸易壁垒就是碳壁垒,也叫绿色壁垒。
建立健全中国碳足迹评价及碳标签认证体系是迈向2060碳中和、迎接可持续发展挑战的一种重要途径。碳标签成为生产者与消费者间接互动,参与低碳消费的有效依据。